生命有限   感动无限

音乐路上   里歌相伴

首页 >> 乐器资讯 >>乐器名家 >> 吕伟康LU WEI KANG
详细内容

吕伟康LU WEI KANG

吕伟康,二胡演奏家,也是二胡制作名师,有许多代表作。

二胡历史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蜴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现了张锐、张韶、王乙等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培养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王国潼等。二胡作曲家刘文金的《长城随想曲》等将二胡的性能超常发挥,并刻意创新,使二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
【乐器构造】
二胡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马和弓毛等组成的。二胡各部构造的功能:
二胡构件由九个主要部分组成,其功能分别介绍如下:
A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这通过弓的推拉运动,擦弦后振动琴皮发音的共鸣体。琴筒的质地和形状对音量和音质有直接影响。一般用紫檀木或红木制作。形状有六角形、八角形、圆形、前八角后圆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镶嵌着一个音窗(一般为雕木花窗),不仅对琴筒起了装饰作用,而且对发音、传音和滤音有一定的好处。
B琴皮:有蟒皮和蛇能上能下两种,蟒皮为佳。它是二胡重要的发音体,也是振源的关键,对音质和音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C琴杆:是二胡的支柱,亦是躯干。不仅起着上连下接的支撑作用,而且对整体振动发音也有一定的影响。制作琴杆的材料有些檀木、乌木或红木。一般用红木较多。红木价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
D琴轴:有上下两个(又名琴轸),起调整音高的作用,上轴缚胶内弦,下轴缚绞外弦。琴轴有木质轴和机械轴两种,两者各有利弊。木质轴调音后稳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时紧时松,给调弦带来困难。机械轴调弦快而自如,音准也好,但制作质量没有完全过关,时而会出现松动、滑动等现象,容易导致跑弦走音。
E弓子:是二胡发音的重要工具,由弓杆和弓毛两部分组成。弓杆是用细实的紫竹制成,粗细要适中。弓杆的软硬和弹性会直接影响到演奏效果。弓毛以前有用尼龙丝和马毛的,多用马尾,且白马尾为最佳,黑马尾次之。一般用细实紫竹缚上马尾,一端装有活螺丝(弓鱼)用来调整弓毛的松紧度。F琴弦:是琴的发音体之一,也是二胡的声源体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音效果。琴弦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弦,具有拉力好,音质好,音准好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又分铝质弦和银质弦两种,银质弦最佳;另一种是丝弦,它发出的音比金属弦柔和细腻,但位力差,音准差而且容易断弦。大多采用金属弦。
G千斤:又称千金,对二胡琴弦起固定和切弦作用。对音准也有一定的影响。它是用棉线、丝线、有机玻璃、塑料等材料制成。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固定千斤、线绕千斤、金属千斤等。较常用的是红绕千对斤。
H琴马: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有重要作用。它采用的材料有木、竹、金属和纸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木马。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木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J琴托:是琴身的底托,起着装饰、稳定琴身的作用。有的二胡琴托还装有可调底托,用尼龙扣调节,演奏时更为方便。

保养维护

弓弦乐器大多都会有琴皮,制作的材料大多是红木等硬质木料,此类乐器与湿度有一定的关系。硬质木料的木质有一定刚性,密度高,木质也细腻。在一湿一干、空调暖气收燥的环境中,会造成木料内外应力不能平衡的情况下,这时候会发生表面烧丝,湿度稳定后又会消失,也可以点上502用砂纸打一下,上些腊有条件的抛光。因此硬质木料是有可塑性的,白木材料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它木质松很容易达到内外应力的平衡。我们建议在二胡使用结束后,最好要将留在琴身上的松香粉末用软布擦掉,避免日久粘在木料和琴皮上。我们制作的高档二胡在木质表面都使用了天然虫胶打磨,清抛光的工艺,这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传统做法,对技工都有很高的要求,目的是保护木料,提高木料的光滑性,增强手感的舒适度。所以只要用软布擦琴就可以使琴保持清洁了。有时间的话可以在琴身木质表面上些车腊或家具用腊,但一定要擦干净,避免粘手。
二胡琴皮的保养是大家最关心的。二胡琴皮如果在保养得体的情况下会有很长的寿命,前提是要经常使用,我们见到的二胡大多都是存放不当,不经常使用而损坏的。经常使用会使琴皮保持弹性,这也是它的生命力,和我们一样经常锻炼,身体也就好,乐器的音色是不断使用,是拉出来的,不用不拉是不会好的,在平时使用的情况下,本身也是对乐器是一种维护和保养。正确的使用也是正确的保养。有很多理论书籍或网络上的知识对琴皮提出了一些保养和处理的方法,但理论和实践毕竟有差距,有时候表现出来的差距并不小。
我从二胡制作的方面谈一些二胡琴皮保养的知识。以万春二胡为例,琴皮第一道工序就是铲皮,目的是将粘在皮上的肉杂物等都去掉,铲皮要均匀,恰到好处,很关键,也很累人的一道工序。第二道是套皮,目的是拉伸蟒皮,去其油性,成型稳定,这时有一道关键工序就是烫皮,烫皮的目的:1.是稳定琴皮不让定型的琴皮再有收缩。2.是美观,是琴皮有光泽。3.保护琴皮受湿度的影响。套皮完成后就可以决定琴皮的使用情况。第三道是鞔皮,前两道的工序做好就为鞔皮铺好了路,做到六角均匀,松紧恰当,难点是琴皮与琴筒的搭配,根据琴皮的情况处理琴筒,根据木料选择琴皮。从这些工序来看,大家可以知道其中有两点:1.去油性,有油性的琴皮会严重影响发音,对着光看的感觉就像一滴油点到了纸上。2.琴皮表面已经有处理。我的祖父周荣庭就开创套皮定型,蟒皮二次成型的工序。这些工序的处理都会对二胡的音色和使用起到关键的作用。
在日常使用中不需要对琴皮上油、凡士林等,更不需要在琴皮背面封腊,有鳞片翘起也很正常,卷起的鳞片是随琴皮一起振动的。且不可用胶水粘,琴皮要保持它的透气性,自然性,它会自然的适应使用环境,因此二胡确实有它的灵气所在。如果在琴皮内外都给封住就会影响琴皮振动了。琴皮鞔好后不可在对琴皮背面进行再处理,因为从琴筒后面对琴皮背面刮或打磨处理,会导致琴皮厚薄不均,严重会使琴皮破裂,因此我建议大家不要尝试。对音色的改变应该从弦,琴码,千金和音垫着手(见二胡使用和调试),知道它们的作用和原理就可以反复调试,调节出自己满意理想的音色。
二胡在不用的时候要放些防蛀片,湿度高的地区再放些干燥剂,经常也要拿出二胡让透透气。

演奏名家

编辑
刘天华(1894-1932)、刘北茂(1903—1981)、刘长福、刘湘(1963—)、刘崇增、阿炳(华彦钧1893—1950)、 宋飞(1969—)、宋国生(1938—)、沈星扬、王国潼(1939—)、王永德 、王文隆、王铭裕、王明华、李源源(1976.9—)、李佳颖、李福华、姜克美、姜建华、马晓晖、马向华、陈军、陈耀星、陈诗涵、陈春园、陈家昆、陈乃瑜、张韶、张方鸣、张尊连、孙以诚、孙文明(1928—1962)、赵寒阳、赵荣春、闵惠芬、梁云江、严洁敏、甘柏林、舒昭(1936—)、郑德智、贺超波、蒋才如、朱昌耀、于红梅、许讲德、鲁日融、蒋风之、项祖英、魏冠华、彭苙榳、孔艳艳、温金龙、程秀荣、周耀锟、邵琳、段皑皑、高韶青、黄安源、梁文瑄、李宝顺、林顺丽、林傅强、邢立元、赵国良、陈慧君、张汉杰、许可、陈雄华、王颖、韩石、葛庭钊

相关论文

董榕森1992,《刘天华南胡音乐研究》。《第四届中国民族音乐学会论文集》,pp.196-223。
王铭裕1994,《二胡独奏音乐之风格探讨》。私立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蔡秉衡1993,《二胡音乐审美观之探讨》。私立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辛小红、辛小玲1995,《漫谈胡琴》。《省交乐讯》,第39期,页11-13。
欧光勋1993,《刘文金四首二胡作品研究》。私立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论文。
欧光勋1993,《关于刘文金〈长城随想〉中传统音乐素材的讨论》。《北市国乐》,第91期,页16-16。
闵惠芬1992,《博大境界中的民族神韵——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演奏札记》。《中国音乐学》,1992第一期,页17-25。
金信庸1987,《〈阳关三叠〉古曲之研析》。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硕士论文。
翁志文、林政源、张智星、沈洽 2004.1,《COMPUTER- BASED ANALYSIS AND ASSESSENT OF YINQIANG OF ERHU》,第三十七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世界年会(ICTM),2004年1月6日,中国(中文:二胡音腔的电脑分析与评比)
翁志文2004.5,《音腔中的测音问题研究——以二胡为例》,2004年台湾民族音乐学会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2004年05月29日。
翁志文2002.10,《音律测定的新方法与相关应用——以阿炳〈二泉映月〉为例》,国立台湾交响乐团《乐览》,2002/10,第40页。
翁志文2004.10,《二胡中性音腔之分析研究——以揉为例》,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观点》,2004年10月。
赵寒阳1999,《二胡技法与名曲演奏提示》,华乐出版社
萧前勇1999,《二胡名曲赏析》,北京: 蓝天出版社
蒋凤之、蒋青1989,《蒋凤之二胡演奏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
宋国生1984,《二胡演奏艺术》,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年版, 第16-17 页
姜元禄1980,《试论刘天华二胡曲的旋律特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崔凤远1991,《刘天华在二胡上的卓越贡献》,民族民间音乐
赵寒阳2000,《什么是二胡的乐感》,乐器
胡志平1988,二胡曲《汉宫秋月》 的美学思想及其表现技巧,黄钟
金伟2002,从唐诗《新婚别》到二胡曲《新婚别》。交响: 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新民1988,左右手的基本技法--兼谈二胡发音的一些问题,《黄钟》1988 年第1 期: p. 49-p. 57
冯明1999,《二胡文化论》,交响
赵寒阳2001,《二胡经典名曲50 首详解》,北京: 海潮出版社
陈兴华2004,《二胡上有三种音准形式》,乐器
赵建培2005,《二胡的音准问题,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张寒秋2002,《二胡千斤改革的回首与展望》,中国音乐
杨晓莺2004,《二胡的传承与发展》,福建艺术
丰元凯2004,《二胡的挑选与保养》,中国音乐教育
张飞龙2001,《二胡演奏中的音准控制》,小演奏家
于雪琴2006,《二胡运弓技法浅谈》, 艺术百家

乐器分类

依据制琴产地可分为三类
苏州琴
上海琴
北京琴
依据琴筒形状可分为四类
圆筒二胡
八角二胡
六角二胡
扁筒二胡:二胡演奏家陈军所开发

名家名曲

根据时间和作曲家的方式分类:
·1920至1930年代
刘天华: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包括:《病中吟》(1915)、《月夜》 (1918)、《空山鸟语》(1918)、《苦闷之讴》(1926)、《悲歌》( 1927) 、《良宵》(1928.1.22)、《闲居吟》(1928.6)、《光明行》(1931) 、《独弦操》(1932.1)、《烛影摇红》(1932)
阿炳:《听松》(1939)、《二泉映月》、《寒春风曲》
·1950年代
刘文金:二胡协奏曲《豫北叙事曲》 (1959)
·1960年代
刘文金:二胡协奏曲《三门峡畅想曲》 (1960,陈钢编曲 )、《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梁祝协奏曲》
黄海怀:《江河水》
·1970年代
鲁日融:《迷胡调》、《秦腔主题随想曲》、《欢乐的秦川》、《采花》、《摇篮曲》、《曲江吟》
周维 :《葡萄熟了》
·1980年代
刘文金 :《长城随想》
吴厚元:二胡协奏曲《红梅随想曲》
朱昌耀:《江南春色》、《苏南小曲》、《欢庆锣鼓》
陈耀星:《战马奔腾》、《陜北抒怀》
张晓峰、朱晓谷::二胡叙事曲《新婚别》 (1980)
陈刚、 何占豪:《梁山伯与祝英台》
谭盾:二胡、扬琴二重奏《双阙》 (1984)
陈能济:二胡协奏曲《明月几时有》 (1988)
何占豪 :二胡协奏曲《乱世情》、二胡协奏曲《别亦情》
杨春林:双二胡协奏曲《长恨歌》
何占豪:二胡协奏曲《莫愁女幻想曲》(1987)
阎惠昌:二胡与大型民族管弦乐队《幻》(1987)
·1990年代
王建民:《第一二胡狂想曲》、《天山风情》 (1992)、二胡与管弦乐队《姑苏行》(1995)、二胡协奏曲《杨贵妃的故事》(1998)
高韶青:《随想曲》
谭盾:《火祭》 (1995)
严洁敏:《卡门主题随想曲》
黄安伦:二胡与交响乐《敦煌古谱四首》 (1997)
瞿春:《霓裳曲》 (浙江民间乐曲)
吴华:二胡及革胡双协奏曲 《天仙配幻想曲》 (1995)
黄晓飞:二胡协奏曲《爱河之春》(1997)、二胡协奏曲《长恨歌》、二胡协奏曲《母亲》、二胡与钢琴《怀念》、二胡协奏曲《六月雪》
关铭:《兰花花叙事曲》
金夏载:《春江水暖》
庐亮辉:《疆风舞韵》
顾冠仁:二胡协奏曲《夜月》
许可:二胡与钢琴《风韵》(1991)、二胡与钢琴《思念》(1993)、《摇篮曲》(1996)
王燕樵 :二胡与管弦乐队《百鸟朝凤》(1990)
陈怡:二胡与弦乐队《胡琴组曲》(1998)
外山雄三:二胡与管弦乐队《桥》(1998)
松尾佑孝:胡琴协奏曲《天风爱舞和庵》(1998)、二胡协奏曲《江河云梦》 作曲:梁云江
·2000年代
刘文金:《二胡套曲——如来梦》 (2002)、二胡与琵琶与乐队《火—彩衣姑娘》( 刘文金曲,二胡:王颖 琵琶:邓乐
刘学轩)、《第二二胡协奏曲》、《二胡协奏曲》、《山林之秋》二胡与丝竹室内乐团、《二》低音二胡与南管团、《港都、春花、夜雨》给二胡与民族室内乐
关乃忠:《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
陆橒:《西秦王爷》 (2003)
莫凡:胡琴协奏曲《京风》
谭盾:胡琴协奏曲《卧虎藏龙》 (2003)
王建民:《第三二胡狂想曲》、《第二二胡狂想曲》
杨青:《秋之韵》
吕伟康:《秦淮魂》
王之辉、景建树:《黄水韵》
王曙亮、梁奇:《剪窗花》
许可:《大莫敦煌》(2004)、《黄沙古道》(2004)
杨勇:二胡与大提琴二重奏《河曲》(2001)
蔡东铧:二胡协奏曲《浮徒》(2007)、二胡与乐队《幽满庭》(2007)、(二胡、中阮、扬琴、打击乐)《三生石》(2007)
朱毅:二胡与管弦乐队《西域风情》(2004)
吕伟康:《绿柳拾趣》(2005)
王燕樵:二胡、大提琴、钢琴三重奏《阿吐什的朝晨》(2001)
·改编作品
《查尔达斯》(维多里奥·蒙第)
《流浪者之歌》 ( 巴布罗·萨拉萨第)
《中花六板》 (江南丝竹)
《罗西尼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90年编)
《浪漫曲》(鲁宾坦/93年编)
《乘著歌声的翅膀》(门德尔松/93年编)
《夜曲》(柴可夫斯基/95年编)等。

二胡制作

·二胡乐器制作名家
吕伟康、王根兴、丁豪康、程宝玉、万其兴、徐元贞、陆林生、王国兴、翁永益、胡涵柔、桂根生、王铁树、马乾元

二胡教育

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对二胡教育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他使二胡从一个民间乐器走上音乐学院的学堂。在新中国成立后,各大音乐院均设立了二胡专业。当今二胡教育发展迅速。突出的就是九大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院校的民乐系都有四年制本科的二胡专业。

技术支持: 里歌蓝海互联 | 管理登录
seo seo